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第六次(扩大)会议成功召开
2017年11月23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第六次(扩大)会议暨推动“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创建现场会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马凯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部分“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以及27个省(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我省张维宁副省长和省工信委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突出的任务是在全国启动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马凯副总理讲话要点:一是深入学习,狠抓落实,以党的十九大精神统领制造强国建设。要深刻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论断,准确把握制造业承担的历史使命;深刻学习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全面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效益;深刻学习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着力实施制造业“三步走”战略;深刻学习领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部署,不断提升制造业的创造力、竞争力。二是肯定成绩,找准问题,扎扎实实将“五大工程”推向深入。“中国制造2025”实施以来,创新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工业基础能力稳步增强,智能制造水平持续提升,绿色制造广泛开展,高端装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一些领域达到甚至领先世界水平。但还存在着工作统筹不够、区域协调不够、政策落地不够等问题。下一步要加强统筹协调,聚焦重点关键,创新体制机制,抓好成果应用,强化人才支撑,推动制造强国建设再上新台阶。三是科学遴选,突出特点,积极推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创建。国务院决定开展示范区创建工作,这是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探索制造业转型升级新路径、新模式的重要举措。示范区遴选上要优中选优,严格创建标准,建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创建上要突出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先进制造业体系;示范上要明确方向,科学选择示范内容,尽快取得突破并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支持上要集中资源,完善简政放权、财税金融、土地供应、人才培养等政策措施,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示范区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