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压力犹存 1月制造业PMI跌破50%荣枯线
反观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1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虽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但仍达到53.7%,且较去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反映出非制造业活动仍处于平稳较快的运行区间。其中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50.2%,连续两个月上升,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9.6%,连续三个月回升。特别是在节日消费和假日旅游带动下,住宿与餐饮业活动环比有所上升,且高于去年同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随着行业的不断转型,高端消费向大众化消费转变特征逐步显现,行业发展也逐步迈入“新常态”。
对比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走势,可以认为,在投资和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有所减弱的情况下,从改善民生入手,推动消费升级,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
1月份,制造业生产指数为51.7%,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拉动综合指数PMI下降0.13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数自2013年3月份以来,首次回落到52%以下。分析原因,一是受春节因素影响,一些企业提前放假,安排停产检修。二是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降,市场需求偏弱,相关行业企业的生产受到较大影响。1月份购进价格指数下降到41.9%,为2013年5月份以来的最低值。
从近10年来的历史数据来看,受节日因素扰动,1月份PMI多有下降,今年降幅并未放大,仍为同期平均水平。今年1月,制造业生产、新订单指数虽然下降,但继续保持在50%以上,分别为51.7%和50.2%,仍位于荣枯线以上。中小企业稳中有升。1月,中小企业PMI分别为49.9%和46.4%,比上月回升1.2和0.9个百分点,市场活力未减。此外,同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食品、纺织服装、家具制造等行业,生产、订单均呈上升趋势。通用设备、铁路运输设备等高端制造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
近期看,2月份,受春节等因素影响,企业经营活动仍将下行波动。但展望全年,企业心态仍较为积极。多数企业认为,今年是深化改革年,随着改革红利加快释放,货币政策松紧适度、财政政策更有力度,宏观经济形势将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生产企业应以积极的心态分析研判市场形势,调整生产经营战略,加强内部管理,加快技术创新。春节过后,补库需求将会加快释放,带动供应链活跃、经济走势趋稳。
值得注意的是,1月,非制造业投入品价格指数回落至47.6%,创调查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销售价格指数连续三个月下降,降至46.9%,创出自2009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通缩风险仍不容忽视。从统计数据看,最近生产者价格指数持续处于负增长,且降幅有所扩大,这种下降趋势已经蔓延至下游消费领域,消费者价格指数涨幅也呈现下降趋势。价格下降虽在短期内能够缓解企业经营成本,但若持续下降,容易形成实质性通缩,相关风险仍不容忽视。可以认为,立足于释放潜在需求,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动力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