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业运行

        许昌市2017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信息来源:运行办【信息时间:2017-08-10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 】【关闭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拉高标杆、持续求进、走在前列的总要求,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呈现持续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一、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特点分析

        一是运行质量持续提高。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72亿元,同比增长 9.5%,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 1 位。 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505.5亿元,同比增长18.3%,增速高于全省5.3个百分点,总量居全省第3位,增速居全省第2实现利润总额225.6亿元,同比增长25.5%,增速高于全省12.8个百分点,总量居全省第2位,增速居全省第3位。上半年,完成工业投资 647.3 亿元,同比增长3.6%,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60.9%

        二是装备制造业成为增长主动力。全市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09.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4%,增加值同比增长23.4%,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4.1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快速增长,分别增长30.4%、29.9%、17.3%、18.1%。

        三是工业主要相关指标完成情况较好。工业增值税完成29.3亿元,同比增长46.6%,总量居全省第2工业用电量3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1%,增速居全省第2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3.7%。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重点培育的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季度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5%以上,工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

        、主要做法

        一是抓重点,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稳增长就是稳工业的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一是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中国制造2025许昌行动纲要,去年重点发展的电力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电梯、食品及冷链、超硬材料及制品、再生金属及制品、发制品等11个产业领域营业收入突破4700亿元,其中,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42亿元,同比增长18%。二是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计划,去年重点培育的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5%以上,成为河南省第二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集聚区。三是实施大企业集团培育计划,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718家,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8家,其中,森源集团307.9亿元、黄河集团206.6亿元、众品食业203.8亿元、许继集团156.7亿元、首山焦化146.9亿元、金汇不锈钢130.5亿元、瑞贝卡控股108.5亿元、许昌卷烟厂100亿元。四是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去年全市100个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32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12%;启动了建设森源集团年产20万辆纯电动汽车及50万套核心零部件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今年谋划建设了110个亿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96亿元。

         二是抓创新,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实施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计划和许昌英才计划,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0家,居河南省第4位;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居河南省第2位、第3位。许继集团获得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森源电气等10家企业获得河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市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72家,院士工作站达到12家;建成了许昌科技大市场,许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开普研究院通过国家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复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13项。2016年被评为中国质量魅力城市,是河南省唯一入选的城市。许继、森源等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6%以上,其中,森源集团在北京建成“两部两院”(战略投资部、国际业务发展部和核电装备研究院、电动汽车技术研究院),利用北京资源优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

        三是抓民营,增强工业发展活力。许昌有“河南温州”之称,民营经济是许昌快速发展的重要“密码”,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我市去年召开了高规格的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出台了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38条政策措施和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意见,充分激发了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去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80%以上,民营企业达到3.7万家,森源、黄河、众品、鑫金汇等4家民营企业入围“中国民营经济500强”, 占河南省三分之一,数量居河南省第1位;全市民间投资2078亿元,增长14.2%,总量和增速均居河南省前列,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3%,增速居河南省第1位。

        四是抓载体,实现集聚集群发展。推动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中,实现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制定了加快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产业集聚区的基础和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市10个产业集聚区全部进入省级行列,去年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0亿元、增长14%,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启动建设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天津生物医产业园等一批区中园,增强了产业集中发展的后劲。

        五是抓融合,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坚持以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为切入点,许继集团、森源电气、许昌卷烟厂等3家企业入选2016年全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众品食业获评2015年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森源电气、众品食业、万杰智能等3家入选河南省“互联网+”工业创新示范企业;森源电气、许继仪表、许继电源、许昌烟机等4家企业成为河南省智能制造工厂(车间)试点。建成了政务云中心,整合市人社局、卫计委等部门的数据信息1000多万条,迁移了市发改委等20余家单位的业务系统,初步建立了人口、法人、地理信息、宏观经济、社会信用等五个基础数据库,为城市管理、产业发展提供了大数据支撑。

         六是抓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保留行政审批事项河南省最少,经济发展、行政、法治3项环境指数均居河南省第1位,2016年获得河南省企业服务综合考核第一名。实施市级领导分包困难企业制度和重点民营企业首席服务员制度,每名市级领导联系1家重点企业和1家困难企业,1069名首席服务员分包企业1398家,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用足用好用活产销、银企、用工和产学研等四项对接,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开展了政策落实进万企活动,培训1700多家企业负责人。实施企业家队伍培养“十百千”行动计划,市财政每年拿出300万元对企业家进行培训,并开展企业家沙龙,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全市上市企业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0家,去年资本市场直接融资126亿元,成功申报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七是抓机制,超前防范运行风险。一是建立完善各部门横向协同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健全经济运行联合调研、信息共享、会商分析等机制,形成制度化、常态化运行监测预警工作体系,各部门经济运行数据信息互通共享。定期召开月度监测和季度分析会议,研究分析经济运行特点及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谋划提出政策措施建议。二是建立市、县两级经济运行监测预警纵向联动机制共同做好监测预警、调查研究、信息反馈、政策研究、督导服务等各项工作,形成上下联动、有机衔接、相互支持的工作格局。三是健全经济运行报告机制。许昌市建立了日监测、周总结、月报告、季分析的一整套经济运行分析、重大信息反馈等行之有效的报告制度

        、下一步工作打算

        “十三五”期间,许昌将抓住“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机遇,立足产业基础,坚持优化存量与培育增量并举,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争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迈进。大力实施“许昌制造7475”工程,即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许昌行动纲要等7个行动计划,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等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做优做强电力装备等7个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打造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再生金属及制品、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现代工业体系,建成先进制造业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