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新兴产业

        豫工信科〔2017〕48号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印发《落实工业企业质量主体责任 工作方案》的365游戏盒子_365bet网上娱乐网址_365bet365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17-02-27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 】【关闭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郑州市中小企业服务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经济发展局:

        为深入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全面提升工业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现将《落实工业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7224

         

        业质主体工作方案

         

        为大力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充分发挥企业质量提升中的主体作用,更好地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切实推动三个转变,全面提升我省工业企业产品质量水平,根据《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和《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工作行动方案》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及全国全省工业和信息化会议精神,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以建设质量强省为目标以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质量提升和品牌带动战略,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质量基础、质量提升、质量监管,聚集问题,补齐短板,认真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工业产品质量水平,积极培育质量竞争新优势,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和网络经济强省提供质量支撑和保障

        、工作目标

        2018年,全省工业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显着提升,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重要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6%以上规模以上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的产品产值比重达到90%以上,制造业竞争力指数达到82以上;主导产业中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产值比重达到50%战略新兴产业产品的供给质量进一步提高,一批重点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主要任务

        (一)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企业是市场的主体、生产的主体,也是质量安全的主体。广大企业要牢固树立以质取胜的观念,强化质量是企业生命的意识,要加快建立企业质量安全首负责任、缺陷产品强制召回制度。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实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支持大中型企业率先设立首席质量官,探索建立质量安全管理岗位持证上岗制度。建立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积极推进质量、食品安全、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社会责任、能源等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大力开展质量标杆活动,推广卓越绩效模式、精益制造等先进质量管理(技术)方法和先进标准,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建立质量诚信体系,公开产品和服务标准,定期发布企业诚信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强化诚信自律,践行质量承诺。

        )大力推进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依靠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标准升级促进我省产品质量由符合性向适用性、互联网+高可靠性转型。运用六西格玛、精益制造、工业4.0等先进管理技术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挖掘发挥设备生产潜力,在汽车、电子信息、机床、工程机械、特种设备等我省重点行业深入开展“三品”提升活动。运用卓越绩效模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等先进管理方法在食品、药品、婴幼用品、智能手机、家电等重点消费品行业实施质量提升行动。2017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采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比例应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50%以上。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质量创新联盟,加速技术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专利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产品档次和附加值。鼓励我省双百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水平研发平台,努力形成集研发、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于一体的创新型企业。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车间示范工程建设,大力推广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高制造过程自动化水平。积极推进工艺流程规范化,鼓励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推行清洁生产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加大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力度。积极开展质量诚信公开承诺活动,履行保证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着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引导企业提高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客观、科学、规范地宣传和标称产品特性;要加强行业自律,制定行业性企业自我声明规范并组织实施;要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规范重点工业产品企业自我声明明示承诺;要坚持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专业机构和社会各界合力推进,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解决我省重点行业、重点产品企业自我声明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营造出诚信、公平和科学、安全的消费环境。

        (五)提升企业劳动者素质。支持企业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培养一批懂质量、敢创新、会经营的优秀企业家、职业经理人、质量工程师、首席质量官队伍。加强一线工人工艺规程和操作技术培训提高企业全员质量意识和质量技能。鼓励企业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风险分析、质量成本控制、质量对比提升和QC(质量控制小组活动支持微创企业发展鼓励小发明、小创造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大力表彰生产一线和管理岗位的优秀员工,弘扬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和质量文化。

        加强标准化建设。切实加强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建设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全面、接轨国际的质量技术支撑体系。完善标准化工作协调机制,坚持标准引领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节能减排等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强先进技术标准研制将自主技术融入标准积极争创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完善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加强科学计量、工业计量建立健全企业计量管理体系服务技术创新和质量升级。

        (七)建立和完善质量监管体系。推进质量管理创新,健全和落实政府负总责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企业是主体责任的质量安全和质量管理责任体系,把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各环节,形成环环相扣的监管链条。积极运用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完善科学的监督抽查制度、分类监管制度、产品质量安全分析报告制度和产品伤害监测体系建立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完善动态监管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推动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认真落实质量安全和责任追究等制度,严厉查处假冒伪劣产品,严厉查处质量违法行为,严守质量安全底线。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工作是省政府考核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年度质量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质量工作的指导,将质量工作纳入各地工业和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组织落实并制定实施方案。要发挥各级质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定期通报质量省工作的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企业质量工作健康发展。

        (二)完善配套政策。健全建设质量强省政策体系完善相关产业、环境、科技、金融、财政、人才培养等政策措施。建议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质量提升、质量安全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统筹安排质量工作经费并列入年度预算重点支持质量创新攻关、检验检测能力提升、认证认可监管、标准和计量体系建设、质量监督抽查、特种设备监管、产品质量合格率调查等质量工作。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信贷支持力度有条件的安排专项信贷规模和资金支持科技创新。

        (三)加强质量宣传和舆论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质量舆论宣传的主渠道作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营造政府推动、舆论带动、企业主动、社会联动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形成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良好环境。推动工业企业增强质量意识,履行企业质量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