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真正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和竞争力。我们只有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才能有效应对经济新常态,让更多的人成为创业者、创新者。”市委书记武国定在去年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上这样说。
在许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绝不是一句口号。去年6月13日在长葛召开的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就是我市发出的一道民营经济动员令,是关系许昌未来发展的重大抉择。这次会议旗帜鲜明地提出,全力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
一年来,我市从政策上表明态度、从行动上大力支持,引导激励更多民营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在全市上下营造了重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许多企业家由衷地感叹:“许昌民营企业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
一揽子政策彰显坚定决心
在去年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我市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优秀企业和优秀企业家代表。会后,鲜易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献福倍感振奋:“此次座谈会的召开,让我们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对民营企业的重视,让我们吃了‘定心丸’,为企业发展补充了‘维生素’。”
去年7月初,我市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从完善政策措施、支持开拓市场、搞好金融服务、推动创新发展、强化人才支撑、优化服务环境、加强组织领导等8个方面,制定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38条政策措施,拿出大量“真金白银”,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掀起了民营经济发展热潮。
这还不够,我市还出台了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许昌行动纲要、“互联网+”行动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计划、大企业集团培育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计划、企业家队伍培养“十百千”行动计划和英才计划7个行动计划,在政策上集中各类资源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做到“该减的一减到底、该给的坚决给够”。
为了把政策落到实处,我市还要求领导干部自上而下做好表率,严格实行领导分包联系企业制度,市、县两级领导每人联系1家重点企业和1家困难企业,每月现场办公,帮助破解难题。从去年开始,我市又把民营经济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和干部考核体系,层层传导压力、树好发展导向。
在这些政策的激励下,我市民营企业转型步伐持续加快,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经济总量比重达到80%,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居河南省第2位、第3位,90%以上都来自民营企业。
瞄准先进 比学赶超
在比较中反思,在借鉴中奋进。“拉高标杆、持续求进”,展现了许昌人不懈进步的发展理念。为此,我市提出了“内学长葛、外学常州”的要求,并多次组织内外观摩和考察学习,向更高的目标进发。
2016年6月19日至22日,市委书记武国定、市长胡五岳带领我市党政考察团,到江苏省常州市、苏州市和浙江省湖州市就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驱动、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发展等好经验、好做法进行考察踏访,树立发展“新标杆”,谋划发展“新坐标”。
在今年全省重点项目暨转型发展攻坚观摩活动中,许昌再次出了“风头”:不仅连续5次名列小组第一,今年还成为全省唯一集中观摩的省辖市,接受全省观摩组“检阅”,其中,民营企业挑起了大梁、担当着重任。可是,中原看许昌,许昌怎么办?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持续加压鼓劲,我市于4月14日、15日举行了2017年重点项目暨转型发展攻坚观摩评价活动。市委书记武国定、市长胡五岳带队,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为重点,对各县(市、区)转型发展情况进行观摩。
内部观摩还远远不够,随后,4月16日至19日,武国定、胡五岳再度带队赴浙江杭州、金华两市,就产业转型升级、特色小镇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为期3天的学习考察。考察团成员纷纷感叹:江浙先进地区先行一步的理念、敢闯先试的精神、求新求变的胆识令人印象深刻,为我市“拉高标杆、做强产业、两手发力、加快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走出去”闯出一片天
“走出去”开眼看世界,才能拓展更广阔的新天地。我市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明确提出引导和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并组织民营企业参加各类外经贸活动,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境外上市、跨境并购、研发合作等,对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境外投资等给予财政资金支持。
如今,对德合作,已成为许昌对外合作中最耀眼的一张名片。我市瞄准德国优势企业和先进技术“引进来”,聘请德国前国防部部长鲁道夫·沙尔平作为招商顾问,邀请数十家德国企业来许昌对接洽谈。我市也在2016年先后组织40多家企业分两批赴德国考察:2016年5月,我市组织20多家企业赴德参加“一带一路”中德交流对话会;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3日,市委书记武国定带领由26家企业共51名成员组成的许昌经贸代表团赴德国和瑞士进行考察访问,这是许昌市迄今为止赴欧洲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考察招商活动。
经过前期深入对接,在2016年11月28日法兰克福举行的许昌与德国企业座谈会暨签约仪式上,6个项目现场签约;第二天,又达成两项合作协议。这8个合作协议涉及电气、废旧金属加工、自动化设备生产等领域。同时,中德金属生态城项目已开工建设。这些,都为许昌与德国企业界建立了更为广泛深入的联系,为今后许昌与德国的合作埋下了“伏笔”。
我市还瞄准东盟市场推动许昌制造“走出去”,去年组织36家企业参加东盟(曼谷)中国进出口商品博览会,达成合作意向和产品销售协议26个、现场签订销售合同3.8亿美元。
一年来,许昌民营经济这块金字招牌变得更加闪耀:民营企业有5万余家,主营业务收入百亿元以上民营企业5家;4家企业入围2016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占全省1/3,数量居全省之冠;森源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亿元,黄河集团、众品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去年完成民间投资2078.1亿元,增长14%,其中民间工业投资增长33%,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如今,民营经济已当之无愧地成为许昌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顶梁柱”。